計劃背景


現時香港的中、小學進行體適能測試,大多選用於90年代初期,由教育署及香港兒童健康基金合辦之體適能獎勵計劃。此計劃內的測試項目及方法,主要是針對一般的學童,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對健康體適能的意識及鼓勵他們經常參與體育活動。2000年香港浸會大學許士芬博士體育研究中心推廣輕度智障學童之體適能計劃,其對象是輕度智障的學童,其數據及所建議的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童的運動量,提升體育老師對推廣體適能活動的效能。

 

而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於2010年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製作「中度智障學童FIT多D」教材套,透過系統化及科學化的數據收集及分析,為輕度至中度智障學童訂定合適的體適能測試工具及指引。當中本校由受專業訓練的體育老師為學生進行體適能測試,並按學生的理解能力分為高、中、初三個群組,每個群組分別選取13名、12名及13名學生作為研究的對象,嘗試不同的測試工具,然後選取合適的項目,並就著每個項目進行10次測試,收集了共1900個[38(名)x10(次)x5(範疇)]數據,期間亦透過一致性的獎勵方式,以激發學生每次以全力完成測試,以得到穩定的數據。最後,此計劃確定了以下的體適能測試工具是適合輕度至中度智障的學生。


而今年明愛樂進學校及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合力申請優質教育基金,期望為輕度至中度智障學生建立一套體適能測試及活動的電子平台,讓特殊學校的體育老師能有系統地了解及分析學生體適能的狀況。同時,亦利用電子平台分析所得的數據,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安排合適的體適能活動,改善他們的體適能狀況。